
陆水是长江的一级支流,主汛期为每年的5、6月,汛期降水量几乎占全年一半以上,受幕阜山地形抬升影响且属于梅雨西风环流的通道,梅雨带总是徘徊在陆水流域,是湖北省三大暴雨区之一。
“陆水流域由于地形和位置特殊,从降雨到形成洪水过程,上游是6至12个小时,下游是6至9个小时,因此洪水调度方式采用预报预泄”,有关防汛人员告诉记者,有时水库预泄当天艳阳高照,很多老百姓不理解,如果等到洪水到眼前了再泄洪,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上游淹不得,下游放不得。”陆水水库紧邻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港澳和武深高速等国家重要交通大动脉;在陆水水库配合调节下,其所在的赤壁市仅能防御15年一遇洪水,这都给防洪调度带来了许多难题。
特别是,当前陆水水库正在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既要保证工程安全、防洪安全,又要保障灌溉、发电及供水需求。
“预计未来10天,陆水流域将有超400毫米降水,可能有3600立方米每秒入库洪水过程,建议抓紧时间进行水库预泄”。
“当前陆水水库正在实施除险加固工程,作为病险水库不能超53米汛限水位运行,以确保工程安全”。
“除险加固工程有基坑施工,要尽可能降低运行水位及高水位运行时间,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陆水水库下泄流量要控制在2000立方米每秒以内,保障下游地区安全”……
在入梅之前,陆管局提前以发电满发的方式将水位降至49.29米,腾库迎洪。6月22日10时,长江委行政楼15楼防汛会商室内气氛紧张,领导专家与陆管局视频连线会商,研判防汛形势,决策部署洪水防御措施。
当天14时整,按照会商意见,陆管局控制陆水水库下泄流量加大至1500立方米每秒,以应对接下来的持续降水过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水水库水位呈缓降趋势,但强降雨一波接着一波,没有停歇的意思。
汛情就是命令。面对严峻防洪形势,陆管局绷紧安全度汛之弦,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枢纽安全、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安全。
“自6月18日起,全员取消休假,加大巡坝查险的力度,每4小时对陆水水库主坝、1#—11#副坝全坝区拉网式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好巡查记录。”进入防汛关键期,陆管局值班领导24小时带班,随时下达防汛指令;严明防汛纪律,防汛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及时互通水雨情信息,查看坝区视频监控,做好来电记录、防汛值班工作记录和视频监控检查记录……
与此同时,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强化信息报送、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工程度汛方案和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加密监测隐患和风险点,以各项有力有效举措,全力保障工程安全。
“报告!1#B副坝爆溃式非常溢洪道——新建泄洪渠——出口交通涵,基坑发生积水!”6月23日凌晨2时,大雨如期而至,受下游河道泄洪影响,水位顶托,导致除险加固工程已开挖基坑失去自排水能力。
“如果基坑长期泡水,一是对两岸边坡稳定不利,二是对刚浇筑的混凝土稳定不利,三是对后续施工也有影响。”为此,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有关负责人立即召集各参建单位连夜商讨,按照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度汛方案和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立即架设14台抽排水设备。
当天6时,基坑内的积水已基本抽排完毕,但为了应对持续强降雨,确保万无一失,项目部又额外架设了4台大功率抽水泵。12时许,记者在基坑现场看到,尽管雨一直在下,但基坑内基本已无积水。
15时许,雨越下越大,记者来到陆水水库主坝前的导流坝上,看到5个泄洪口全部打开,5条“银龙”钻入水中激起无数水花,发出的巨大的“哗哗”声,然后迅速在翻滚、旋转,仿佛烧开的水一样,相互推挤着涌向坝下。
据了解,通过预报预泄,本场洪水陆水水库最高调洪水位52.17米,实现了“下泄流量不超过2000立方米每秒且库水位不超53米”的防洪调度目标。
随着降雨逐渐停止,乌云与蓝天各占一半,数不清的蜻蜓开始表演“飞行急转弯”的技术,尽管大坝下游不远处的临河步道全部淹没在水中,但丝毫不影响附近居民散步、运动或拍摄泄洪场景的热情。这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人水和谐画卷,大概就是对水利人防汛抗洪意义的最好诠释。
汛期还在继续,洪水还将来袭。陆管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水利部、长江委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专业之长和行动之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奋力夺取2024年陆水流域水旱灾害防御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