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当前位置:长江水利网 特别报道 正文

同心共护源头水

——长江委深入推进丹江口水库库区政企协同管理长效机制工作侧记

来源:长江水利网  作者:刘霄 张艳玲  时间:2023年12月07日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坚决扛牢丹江口库区管理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力推进库区管理保护再上新台阶。”

丹江口水库联巡联查及协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

11月28日,在丹江口水库联巡联查及协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库区管理业务专题培训班上,长江委副主任王威表示,要继续深化库区政企协同管理,推动丹江口库区管理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凝共识、聚合力,政企同心护碧水。长江委中线水源公司与丹江口库区6县(市、区)人民政府全面签署库区协同管理试点工作协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库区政企协同管理机制初见成效,“守好一库碧水”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加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同题共答,“协议”全覆盖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随着2021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通过完工验收,中线水源工程从建设管理阶段全面转入运行管理新阶段。

“守好这一库碧水”,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维护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三个安全”成为中线水源公司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全开放型饮用水水源水库,丹江口水库拥有105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4000多公里的库岸线,库区沿线涉及河南省淅川县和湖北省郧西县、丹江口市、张湾区、武当山特区、郧阳区共6个县(市、区)。2021年之前,中线水源公司库区管理部通过日常巡查发现,库区拦汊养鱼、填库建房、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非法侵占库容、污染水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类“顽疾”给水源地保护带来了巨大隐患。

丹江口水库库区区县位置示意图

一方面,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中线水源公司库区管理部管理人员少,要保障丹江口水库一千余平方公里面积的库区安全,工作难度和压力不言而喻。同时,库区巡查中发现的疑似违法行为,只能向上级报告,或向地方有关部门通报。

另一方面,作为履行库区属地管理责任的库周六县(市、区)地方政府,库区管理任务多、责任重、经费有缺口,在库区跨界区域涉库违规行为处理时面临着协同难度大,且库区实时监控信息化技术较行业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等困境。

然而,库区管理既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方之责。面对“守好一库碧水”的共同政治责任,如何破解库区管理难题、消除风险隐患?如何解决库区问题存量、遏制问题增量、全面化解风险、健全体制机制?

“在互信、互助、互帮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水库岸线管理保护长效机制。”针对解决现实问题,中线水源公司总经理马水山在多次实地调研后给出了方向,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自此开启了从库区管理模式创新层面寻找突围——探索开展丹江口水库政企协同管理试点。

丹江口水库库区(湖北郧阳)协同管理试点工作协议签字仪式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从2021年3月22日到2022年9月23日,历时一年半,中线水源公司先后与库周六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丹江口库区协同管理试点工作协议,实现了试点从“1+1”“1+2”“1+3”……到“1+6”——丹江口库区政企协同管理试点工作全覆盖。

针对政企协同管理,库区管理部主任谈华炜介绍,中线水源公司充分发挥在库区巡查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企业优势,地方政府发挥县直相关部门、库区乡镇在库区管护方面的属地管理优势和行政执法优势,形成了在河长制框架下“县—乡—村”网格化政企协同管理机制,政企双方通过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共同做好丹江口库区管护。

同向发力,“协同”显成效

“网格化”是丹江口库区协同管理的重要举措。形象地理解,就是依托河湖长制,把丹江口水库1050平方公里的库区,按照行政属地管理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一个格子都安排专人负责,切实把协同管理机制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协同共管作用。

查看大闸蟹养殖基地填筑围堰拆除现场

基于“守好一库碧水”的共同政治责任,丹江口库区协同管理试点工作在探索中不断深化、细化,汇聚起库区保护的强大合力。

在工作机制完善方面。公司会同地方政府编制协同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双方工作职责,定期开展调研交流,确保双方在消落区管理、水域岸线保护、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防护等方面的举措能得到有效落实。

在常态化联巡联查方面。今年已联合地方开展库区巡查30余次,重点巡查涉库违法项目、漂浮物、地灾项目、入库支流水质等情况,联合开展蓄水期间库区巡查,编制《丹江口水库库区防汛日报》60期,配合地方完成郧阳区柳陂镇崩滩河村临库道路坍塌等地质灾害问题的现场应急处置。

在数据信息共享方面。公司将库区管理基础数据如库区管理和保护范围线、行政区划线、地质灾害点等矢量成果移交地方基层管理人员使用;同时地方也共享了库周、取水口、排污口等信息。

在管理能力建设方面。除无人机、平板电脑等常规设备外,中线水源公司还结合库区综合管理平台和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开发了库区巡查APP,共享给地方库区一线管理人员使用,并根据各方使用反馈意见对功能不断完善,让各方共享数字库区建设成果。

……

丹江口水库库区网格化管理体系

“目前,我们已完成库周六县(市、区)、41个乡镇、380个行政村、600余名网格化管理责任人的信息收集、核对,录入库区巡查APP、丹江口库区实景三维一张图,并编印成册。”库区管理部工作人员张保华介绍,今后库区遥感解译信息、现场巡查信息将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快速传达到涉事现场的最前沿,以最快的速度上报、解决问题。

政企协同管理协议签署全覆盖以来,在日常库区巡查中发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联系所在地河长,通过前后方会商研判处置,及时“抓早抓小”,各类涉库、涉水问题处置效率明显提高。

特别是,协同管理试点在水利部部署、长江委组织的“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2021年长江委会同湖北、河南两省,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积极推进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915个问题的清理整治,共拆除库区管理范围内违法违规建(构)筑物25万平方米、网箱2万平方米、拦网23公里、堤坝25公里,清除弃土弃渣233万立方米,恢复岸线25公里,恢复防洪库容1467万立方米,复绿库岸82万立方米。

通过清理整治,保护了水库库容,改善了水域岸线面貌,修复了库区水生态环境,有力保障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三个安全”。

同频共振,“协作”更紧密

自2014年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已累计向受水区供水超600亿立方米,是保障北方1.08亿人口特别是首都地区供水安全的“生命线”,水质安全保障工作丝毫不能有失。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中线水源公司主持召开座谈会

“全面检视和查找丹江口库区及入库河流全流域水质风险隐患,逐项建档立卡、逐项整改落实……”2023年6月24至28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沿汉江自汉江源头至丹江口水库实地调研,并在中线水源公司召开座谈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工作问诊、把脉、开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线水源公司研究制定了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开展了库区管理机制建立、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库区法治建设、水质监测体系构建、库周遥感监测体系构建、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建设等工作。

同频共振,同心护水。库周六县(市、区)积极履行协同管理协议,在库区消落区管理、水域岸线保护、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丹江口市印发了《蓝天碧水保卫战十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消落区全面退耕禁耕,库周保水护水标语随处可见。

郧阳区加大了泗河流域漂浮物清理和藻类治理力度,泗河水质明显改善。

淅川县成立保水质护运行办公室,动员2400多名扶贫公益岗位护水员队伍,常态化开展库区环境卫生清理工作。

郧西县在库区巡查方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做到了制度化、常态化和全覆盖。

张湾区实施库周物理隔离,引导群众将畜禽粪污整理收运还田,减少化肥使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库区水质。

武当山特区启动库周生态敏感带生态修复、剑河流域支沟治理、52家民宿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

……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库区

从“协议”到“协同”,再到“协作”,中线水源公司库区政企协同管理正从“有名有实”转向“有力有效”。

行百里者半九十,千尺竿头须再攀。

旌旗猎猎,战鼓催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线水源公司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牢丹江口库区管理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以“时不我待、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组网、构图、强基”为重点,在“互信、互助、互帮”的基础上,深化政企协作,扎实做好水库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共同维护中线水源工程“三个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责任编辑:刘霄